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形勢
歐盟對“中國制造”再下黑手
歐盟委員會決定繼續對產自中國的熨衣板征收為期5年、最高稅率達42.3%的反傾銷稅。業內人士指出,應訴歐盟反傾銷最重要的環節是能否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出口企業一旦被歐盟認定為非市場經濟地位,那么傾銷稅率的確定就要通過“替代國”同類產品的價格來計算,結果往往是被裁定征收高額反傾銷稅。
歐盟委員會于7月23日發布公告稱,經日落復審調查,決定繼續對產自中國的熨衣板征收為期5年、最高稅率達42.3%的反傾銷稅。其中,中國6家企業獲得18.1%~39.6%的單獨稅率,其他企業稅率為42.3%。此項制裁7月24日起生效。
中國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就此表示,歐盟此次復審取消了對烏克蘭該產品的反傾銷措施,提高了對中國產品的稅率,將對中國產品輸歐造成不利影響。
據廣州市寶和天日用品有限公司總經辦經理潘景添回憶,2006年2月2日,一個歐洲客戶打來的電話讓他頓時緊張起來。他從電話中獲悉,歐盟將對從中國進口的熨衣板開啟反傾銷調查。
這一消息在當年2月4日得到證實。歐委會在歐盟《官方公報》上發布立案公告,決定對自中國進口的熨衣板開啟反傾銷調查,調查期為2005年1月1日~12月31日。
資料顯示,此案原告向歐委會呈交證據,指中國企業出口歐盟的熨衣板數量從2002年的約189萬件增至2005年的約441萬件,而其在歐盟市場的占有率也從2002年的約30%上升至2005年的約70%,其中大量以低于正常價值銷售,原告認為傾銷幅度最高者達到110%。這導致一批歐盟相關廠家不得不停產,或從中國購買更便宜的熨衣板貼牌銷售,同時,歐盟有關工廠平均雇傭勞工減少了35%~45%。
事實上,歐盟2007年~2012年已對產自中國的熨衣板征收反傾銷稅,在此期間中國產品在歐盟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市場占有率從2008年的40%~45%下降至2011年的15%~20%。歐盟內部來自英國、意大利、波蘭的3家熨衣板制造商市場份額大增,3家企業所占歐盟市場份額已達40%。此次征稅前的反傾銷復審就是由這3家企業申請而發起的。但歐委會稱,中國熨衣板企業仍在歐盟占據相當地位,而且產品價位低于歐盟競爭對手約20%。
上海高朋天達律師事務所律師余盛興負責佛山某熨衣板企業此次的反傾銷應訴。他告訴國際商報記者,應訴歐盟反傾銷最重要的環節是能否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中國出口企業一旦被歐盟認定為非市場經濟地位,那么傾銷稅率的確定就要通過“替代國”同類產品的價格來計算,結果往往是被裁定征收高額反傾銷稅。
針對越來越頻繁的反傾銷行為,有些企業無奈之下只得選擇第三方轉口貿易來規避高昂的反傾銷稅。企業認為,反傾銷只是針對中國不針對其他國家,所以可以用其他國家的產地證文件去清關,就不會被征收反傾銷稅了。
對此,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律師符欣告訴記者:“這種做法在法律上屬于更換原產地,在其他國家進行簡單加工,從而成為他國產品。歐盟并不清楚產品的情況,一般暫時不會對其征稅。但這種做法有很大的風險,歐盟的反規避調查非常嚴格,已經將越來越多的產品納入調查范圍。企業可以通過此種方法獲得短期收益,但不是長久之計。一旦被查出有規避行為,不僅客戶會流失,還要面臨刑事處罰。”
我們的服務
推薦資訊
相關文章
欄目更新
熱門點擊
亞洲制造業協會 版權:1998-2012 聯系: E-mail:[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望京阜通東大街6號方恒國際中心A座2206,郵編:100102 京ICP備09029527號 常年法律顧問:林文靜(北京高通律師事務所合伙人)